瑞士联邦经济事务部(SECO)于2025年4月向世界贸易组织(WTO)提交《能源效率条例》修订草案通报,拟对冷柜、洗衣机、智能手机等11类消费品实施更严格的能效准入标准。该法规计划于2025年6月1日通过,7月1日正式生效,标志着瑞士在实现“2050碳中和”目标的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。
根据WTO通报文件(编号G/TBT/N/CHE/1234),此次修订将以下产品纳入强制能效监管范围:
(1)重点品类:冰箱/冰柜、洗衣机、干衣机、洗碗机、电子显示器、空间加热器、直售制冷设备、智能手机及配件、通风设备、待机电器;
(2)核心指标:
能效等级:引入A++至D六级标签制度,淘汰D级低效产品;
待机功耗:电子设备待机能耗需≤0.5W(现行标准为1W);
动态测试:洗衣机需增加“多负载组合测试”,模拟真实使用场景能效衰减。
对比国际标准:
产品类别
瑞士新规(2025)
欧盟ErP指令(2023)
美国EnergyStar(2024)
冰箱
年耗电≤320kWh
≤350kWh
≤300kWh
洗衣机
耗水≤55L/周期
≤60L/周期
≤50L/周期
待机功耗
≤0.5W
≤0.8W
≤1W
瑞士作为欧洲人均能源消费最高的国家之一,正面临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的压力:
1.能源结构矛盾:瑞士电力供应中水电占比60%,但冬季需依赖法国核电和德国煤电,能源进口依存度达75%;
2.气候承诺压力:根据《联邦气候战略2050》,家电行业需贡献12%的减排目标;
3.技术壁垒升级:欧盟新版《生态设计指令》要求2025年后所有进口家电需提供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报告,瑞士新规提前对接此要求。
行业痛点:
1.瑞士现有冰箱产品中,仅45%达到A级能效;
2.智能手机待机功耗超标问题突出,抽样检测显示38%的5G手机待机功耗超1W;
3.小型家电(如通风机、电暖器)缺乏统一能效标准,市场乱象频发。
瑞士联邦能源办公室(SFOE)官员MarcoMeyer建议:
1.技术适配:优先采用稀土永磁电机(能效提升20%)、相变储热材料(减少待机能耗);
2.本地化布局:在瑞士设立研发中心,利用“绿色科技签证”吸引人才,缩短认证周期;
3.数据合规:接入瑞士能源数据平台(SEDP),实时上传产品能耗数据供监管审查。